「GRE」Analytic Writing

GRE写作

Posted by MC on August 17, 2020

来源:万炜 《解密GRE写作论证思维》

Analyze an Issue

Step 1 题干分析

1.话题背景

出题官的建议是:关注论题背后真正的话题(Focus on what is really at issue),而不是紧盯某些具体词语。每一道issue题目都不是一个脱离现实世界的命题,它们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应该先站在说话者的角度,去考虑,当他这么讲的时候,他是想指出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他想解决什么社会问题。而不是单纯去想这个说法是对的还是错的。

“No field of study can advance signifcanty unless it incorporates knowiedge and experience fromoutside that field.”面对这道题目,一些人很快盯上了no这个绝对词,于是就去想有没有学科的发展不太依赖外部学科。有的人可能想到了数学。假如数学真的不需要依赖外部学科,那理论上这一个例子就可以表明说话者的观点是错的。但我们不可能就去只写数学啊,这样就完全不能反映这个命题真正的社会意义了。很显然,这个话题牵扯的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叉。如今的学术领域,就算能够找到极个别独自发展的领域,但是绝大多数领域都深深受到了其他领域的影响,很可能也在影响着其他领域。因此,显然这道题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如今社会学科已经很难独立发展?

“In order to become well-rounded individuals, al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required to take courses inwhich they read poetry, novels, mythology, and other types of imaginative iterature.”一种写法纠结于为什么有些学生不需要学imaginative iterature;于是全文都在陈述反驳的理由。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建议过分激进,但不妨碍我们充分考虑这个建议的意义。我们应该考虑现在的社会背景,那就是大学教育倾向于强调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这个语境下,说话者认为,去学习imaginative iterature是-个重要的弥补。那我们这篇文章无论最后立场如何,都应该去讨论imaginative lterature 有着什么样的现实社会意义。

2.题目的逻辑形式

(1)观点-理由型题目

Claim: …

Reason: …

分别处理reason和claim的合理性。

一个看法+为这个看法提供的理由。

(2)双方争论型题目

当双方观点恰好对立时,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们当作两个独立话题来讨论。比如: Some people bleve that collge students should consider only their own talents and interests when choosing a field of stuty. Others believe that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ase their choice of a field of study on the availabity of jobs in that field. 这道题目当中,两方观点就是同一个论题下恰好对立的两面。如果我们认同选专业只应考虑兴趣特长,那我们就是在说不要考虑就业前景,反之亦然。换一个角度理解,我前面已经说过,不要纠缠于说话者的具体用词,应该考虑整个话题的社会意义。那么这两个现点其实都是在讨论选专业时到底应法考虑什么。因此,只要我们把选专业时到底考虑什么这个问题讲清楚,两方的观点我们其实就都已经处理了。因为我们势必会讨论到兴趣、特长、就业等因素在我们选专业时的权重。简而言之,当双方争论型题目出现,但双方立场其实就是同一个话题的正反两面时,我们直接处理整个话题就好。

与此相对的是,有时这种双方争论型题目中的两方观点其实并不对立。如: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free the mind and the spirit. Others believe that formal education tends to restrain our minds and spirits rather than set them free. 前者认为,教育要解放思想;后者认为,正统教育限制了想想。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两个观点可以都是对的,因为前者讨论的是教育的理想,而后者谈论的是教育的现实。理想是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这很正常啊。因此,这两方其实谈论的是不同的话题,我们也必须把两个话题都分别处理了,我们既应该谈论教育的目的,同样也应该谈论教育的现状。

(3)包含多个子会题的题目

还有一些题目乍一看没什么特别的,但其实包含了几个独立的内容。这时,我们要注意,论题的每个部分都需要讨论到。比如: The best way to teach is to praise positive actions and ignore negative ones. 这道题明显是两部分的并列:教育需要鼓励积极行为,以及教育需要忽视消极行为。同意前者不代表反对后者,反之亦然。所以,两部分是独立的,两部分都需要在写作时讨论到。当然,两者都需要讨论,不代表两者需要占据同样的篇幅。毕竞,鼓励积极行为的争议性比较小,而忽视消极行为的争议比较大。因此,后者自然值得我们花更多笔墨。

3.模糊概念的定义

有一些话题中涉及了一些可能比较抽象或存在多种理解方式的概念,我们必须要明确我们准备使用哪种理解方式,并保证从始至终的统一性。比如: Itis no longer possible tor a society to regard any

当然,我们也可以分别谈论两种意义下论题是否合理。我们可能觉得,取狭义理解,该论题是错的,而取广义理解,该论题是对的。这也是可以的,只要在写的时候明确我们当时选择的是什么理解方式。

Step 2 头脑风暴

1.分别考虑对支持者和反对者有利的理由或情况

这个考试考查的是critical thinking,其中的核心是,我们的思维过程必须经历全面的分析,我们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支持。因此,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观点,而是我们的论证过程。我可以赞同,可以反对,可以有保留地赞同或反对,可以认为两方都有道理,可以在不同情况下持有不同态度。这些立场全都无所谓。有所谓的是,无论有什么样的立场,都必须能够给出充分的论证,以及必须考虑对方的立场。简单的完全赞同和分析过反对者立场之后的完全赞同是不一样的过程, 前者可能是一个盲信者, 而后者就是有着criticality的思考者,而这个考试需要的是后者。

拿到一道题目后,我们可以有立场,但并不需要马上有立场,并且我们不用认定自己暂时的立场是不能变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放在支持者的立场上,去想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他们的道理是什么,或者在哪些情况下他们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之后,再站在反对者的角度上做同样的事情。这些issue题目都是有社会争议的,意味着肯定有很多支持者和反对者,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有道理的,相反,我们应该充分考察论题双方的合理性( 这不代表我们将没有明确立场)。

2.继续考虑以上理由和情况我们是否认可

刚才我们站在双方视角考虑了各种理由、情况,千万不要认为我们必须相信它们。因为,我们只是站在各方角度思考了其合理的地方,而合理不等于正确,我们仍然可以进一 步考虑: 以上的理由、情况真的无可辩驳吗?

在分析题目思路时,我们就是墙头草。真正理性的人不是坚持自己一定对的人,而是能让自己的立场随着证据而变的人。

3.为我们确定的每个理由寻找证据

3分和4分GRE写作文章的一个质的区别是:4分文章要求我们的每一个论点都必须有至少相关的依据,而3分文章的一大缺陷是,其某些立场没有得到证据的证明,或者证据完全不相关。因此,在实际写作当中,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每个主观判断得到支持, 而不是一直在写大话、空话。有些同学这么写段落, 观点句是:应该做A,因为A可以带来B。然后,段内就开始说车轱辘话:不做A我们是没法实现B的。要想实现B,我们必须要做A。除非我们不想实现B,否则我们肯定要做A。所以,应该做A,这样才能实现B。太令人无语了,这可不叫证据,这叫废话,叫凑字数,叫寻找自我心理安慰。以为自己写了很多东西,其实就是把垃圾写了一遍又一遍。

(1)名人个案

随便看一看官方的范文, 无论是高分还是低分,写名人案例的文章屈指可数。名人案例当然可行,但不是必需的。

(2)社会现象

更方便的是思考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广泛存在,并不一定是名人,但是我们总能见到,这仍然可以提供非常好的证据。

(3)假想(不是瞎编)的合理场景

所谓假想,绝不是捏造虚假信息,而是设身处地地考虑一种可能情况,考虑在这种情况下正常会发生的事情。

(4)个人案例

不推荐。

如果一定要使用,一定要保证代表性。

Step 3 全文布局

1.开头的背景引出

文章开篇比较好用的一种做法就是介绍话题提出的背景,这其实是基于我们头脑风基阶段对话题社会意义的思考。比如,如果论题是一个建议,我们就可以谈一谈说话者提出这个建议想要解决的问题。

再比如,如果题目讨论的是一个现象的存在,那就可以在文章一开始讨论一下这个现象之所以会发生背后的原因。

2.开头的清楚定义

如果论题涉及某个可能具有多重理解的定义,且我们在文章中打算选择其中某种明确的理解方式时,建议开头交代清楚我们所选择的理解方式。

3.分情况讨论

如果头脑风暴阶段,我们考虑了观点成立的情况和观点不成立的情况,则开头(仍可以先交代背景)就可以明确指出,将考虑不同的情况,并给出结论。正文则是多个并列段落,每个段落交代一种情况。

4.分理由展开

在头脑风暴阶段,如果我分别考虑了支持者的理由和反对者的理由,那么在写作时,我就会表明,有一些支持的理由和反对的理由,以及它们是否合理,然后明确给出自己的观点。正文段落的安排就是逐条讨论支持和反对的理由。不见得非得支持的理由在前,我们当然也可以先写反对的理由,再去讨论支持的理由,但总的来说尽量不要支持反对交替进行,这样可能会干扰读者的理解。

5.特殊情况:观点-理由型文章的安排

那个claim就相当于任何一道题目的话题,而那个reason相当于白送给我们说话者的动机。所以,其实如果我们采取分理由展开的写法,那个reason可以直接写在开头的背景当中,或者作为第一个正方理由存在。最后我们的全文安排是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的。

6.特殊情况:双方争论型文章的安排

之前提到过,双方争论型文章中,如果双方观点真的直接相悖,这其实还是同一个话题,没有必要特别处理。但是,如果双方观点其实没有对立,则这个文章我们需要分别谈论两个话题。在写作中,我们也会类似地处理。开头我会先表达两个观点并不对立,然后指出我对各方的看法。正文也是分别分析双方观点有道理和没道理的地方。

Step 4 段内展开

我们不是在为自己展开,而是在为读着展开。

总的来说,我希望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不是在对自己说话,而是在对潜在的读者说话,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去考虑一个与我们背景不同的人看到我们的文章时可能有的想法:如果读者可能看不懂。我们则需要用更简单的语言。或者用例子来解释:如果读者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则需要解释清楚我们所谈论的事件之间的关系;如果读者可能不接受我们的立场,我们则要用典型的案例来支撑我们的看法;而且如果读者可能的反驳是有道理的,我们要先处理读者的观点,即让步, 然后再指出为什么这些反驳是可以被解决掉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服务读者,在说服读者,而不是在服务我们自己。

最后,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范文的时候,不要满足于明白作者现在做了什么事(提出观点、给出理由、做解释、给例子、做类比、做让步),而更要去想作者是在尝试解决什么样的读者问题。


①思考深度:优秀的文章会真正全面探索任何一个话题各方面的理由和证据;同学们请记住,合格的文章,只要形式上考虑了各方的一些理由和证据就可以了;失败的文章则经常只表达了一面之词。

②结构:我不认为中国学生在文章结构上会有大的问题,无论哪个档次的学生都可以很容易做到使文章结构清晰。

③证据:优秀的文章中任何一个论点都会给出非常充分的证明,且例子解释得非常清晰;合格的文章中要保证所有论点都被具体展开,且展开是相关的;失败的文章要么不展开,要么例子和观点无关。

④语言:优秀的文章语言形式丰富,且用词极其精确;合格的文章,别人能基本看懂作者的意思;失败的文章,读者看不懂作者在说什么。

Analyze an Argument

一、What is an argument?

”论证“指的是多个命题的集合,其中一个命题被其他语句所支持。

即在一个论证中作者要表达一个观点,并为这个观点提供辩护或依据。其中,被支持的语句是“结论” Conclusion;而用来支持结论的语句,称为“前提” Premise。

二、What is an assumption?



COMMENT BOARD